宿州市亮出去年環境質量“成績單”
空氣環境質量
2021年宿州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02,皖北第2,較2020年改善10.1%。PM2.5年均濃度為41微克每立方米(年度任務為4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3%;優良天數比例78.9%(年度目標為68.4%),同比改善6.2%。
水環境質量
2021年宿州市監測地表水11條河流30個斷面,其中I-Ⅲ類水質的占46.6%,Ⅳ類水質占50%,V類及以下水質占3.3%。2021年,全市優良水體(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38.5%(考核任務為30.8%),劣V類水體為0。市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
土壤環境質量
目前宿州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水平,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土壤環境風險有效防控。
生態環保問題,既是“國之大者”,也是“民生大事”。在過去一年,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切實履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政治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強化工作舉措,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在持續抓好“五控”工作的基礎上,啟動宿州市溫室氣體清單、碳排放、碳達峰行動方案、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重污染清單修訂工作,深入推進“一園一策”,扎實推進柴油車輛協同治理工作,持續堅持“24小時不斷巡察”制度。
落實重點任務,水體治理成效顯著。我市印發了全市2021年度水生態環境工作要點以及《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深入推進沱湖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實施意見》,扎實推進10項水生態環境環保重點工作;在沱湖、洪澤湖流域設置25個河流水質監測斷面以及23個生態補償斷面,建立了縣級橫向補償為主、市級縱向補償為輔的地表水生態補償機制,定期發布水環境質量月報。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加強跨界水體聯防聯控,防范化解水生態環境風險。
聚力土壤和固廢攻堅,防控能力不斷提升。我市動態更新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名錄,推進土壤污染調查工作。深入推進宿州市“清廢行動2019”問題整改,實施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廢鉛蓄電池等危廢專項整治,開展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專項檢查。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提標擴容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改造后處置能力提高到8噸/天,基本滿足現階段我市醫療廢物處置需求。
壓實整改責任,中央、省交辦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有序推進。建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市級指導督查驗收工作機制,實行“雙向交辦”制度,定期調度及時掌握整改進展情況并常態化開展督查督辦。
堅持統籌觀念,常態長效推進環境保護。我市著力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出臺《宿州市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修訂完善《宿州市市直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持續推進“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有序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加大生態環境執法力度,筑牢生態安全底線。
強化服務意識,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市強化政務服務,提高辦事效率。進一步提升環評審批服務水平。對重大項目,逐一建立環評工作專班,尤其為重大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和重大產業布局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實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評估、評估與審查同步。同時,強化環境準入。市生態環境局牽頭組織編制了宿州市“三線一單”,加快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嚴格落實環境準入條件,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記者 劉文晴
責任編輯:王亞東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第八期宿州市企業家沙龍下午茶活動舉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專項行動追發工資1.4億余元 03-28
-
3關于清明節期間暫停部分祭掃業務的通告 03-27
-
4
-
5鄭宏來宿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 03-28
-
6王啟榮在市交旅集團調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