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
在學生時代,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逢學到一個生字,我總會運用聯想去理解和記憶。
記得剛學這個“閑”字,我就想到:門前有樹,看花開、聽鳥鳴,是為“閑”。聯想到這里,我頓感“閑”的美妙。再查含有“閑”字的組詞有:安閑、悠閑、閑逸、閑適、閑筆……成語有:閑情逸致、閑云野鶴、閑花野草、安閑自得、氣定神閑……原來“閑”是這樣美好,不僅對“閑”產生了向往,總想長大了以后,一定要有“閑”,一定要得“閑”,做一個“閑”人。
考學,就業,結婚,生子,買房,一晃就快一個花甲了,一路走來,才發現自己這幾十年,總是在匆匆趕路。沒時間陪家人,沒時間旅游,沒時間讀一本書,甚至沒時間品一杯香茗,夢寐以求的“閑”,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很羨慕清代的那個李漁,他怎么那么有“閑”,不但撰寫了一部集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等方面倡導休閑文化的專著,而且還起了個《閑情偶寄》的書名,聽起來好像是休閑之余偶爾寫成。后來,聽說了他修建“且停亭”的故事,方知那副千古流傳的對聯——“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辈攀撬小伴e”的原因。
的確如此。在光陰的堤岸上,誰又能像李漁那樣,在60歲以前,鋤禾以歡、漁舟相揖,讀閑書、養花草,訪逸叟閑夫、寫詩詞歌賦,于名利場的來來往往中,擠出“閑”來,清風雅韻、悠然自得地生活呢?
北宋文學家蘇軾在《臨皋閑題》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焙芟矚g有一份“閑”心情,一個人,一只包,一條路,一段旅程,一種心情,沒有任何束縛,亦沒有絲毫羈絆。自由,坦然,愜意,漫漫的旅途中,不再匆匆地趕路,不再在乎細小的得失,完全地沉浸在大自然中。
更喜歡有“閑”的朋友,來我簡陋的小屋坐坐,用一個普普通通的杯子,喝著不太名貴的茶。生活平淡,卻不粗陋,帶著幾分詩意,幾分滿足,幾分感激,迎接每天的陽光雨露。不需要羨慕別人的生活,也不用夸耀自己,平平凡凡,心“閑”就好。
想到這里,我明白了,不唯利而活,不為物所役,不迷失自己,那才是“閑”的真諦。
楊金坤
責任編輯:王亞東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第八期宿州市企業家沙龍下午茶活動舉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專項行動追發工資1.4億余元 03-28
-
3關于清明節期間暫停部分祭掃業務的通告 03-27
-
4
-
5鄭宏來宿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 03-28
-
6王啟榮在市交旅集團調研 03-28